Thursday, January 20, 2011

增加华文课程文化含量可加强品德教育

张春玉(摘自zaobao.com.sg 15-1-11)

  学生品德教育,不能只靠每周一个小时CME课程的硬性说教,也不是单纯靠加强师生关系就能解决问题。

  品德教育有很多的学习途径,也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无论是早年教育部开设的宗教知识科和儒家伦理科,还是近年来一些民间机构在少年儿童中掀起的《弟子规》《三字经》的学习,抑或是1月4日早报言论版刊登的罗禅珠老师的文章《竭力开展“良心工程”》所倡导的,借助社会各界力量,为青少年组织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动,都是加强品德教育不错的途径。

  但显而易见的是,一个孩子每天投入最多时间和精力的还是课堂学习,因此,我们不能忽略了学生课堂学习这一最普通的环节。如果我们在母语课上,将一些有文化含量的优秀篇章介绍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切切实实能够将这些篇章讲深讲透,让孩子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受到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熏陶,岂不是一举两得?

  为什么人们会说: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因为爱读书的孩子能够通过大量的阅读获取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精神营养,从而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为人处世和行为做派,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学生每天在课堂上所接触的华文课文选篇良莠不齐。既有像《水晶包》、《最后的牛车水》这样感人至深、意味隽永的优秀篇章,又存在着《别好逸恶劳》、《东就是东、西就是西》、《志在四方和心系祖国》、《到海外当义工》这样一些鲜少文采、味道寡淡的篇章,不要说学生们觉得闷,就连老师看了也很难有演绎发挥的余地。在华文课堂上这样的文章多了,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更谈不到被文章思想所感染。

  此外,即使一些不错的经典篇章,在收入华文课本时,却被无端端删减得支离破碎,譬如高级华文四下课本中的《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而去荷塘散步,人家“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可在我们的课本里却删减得让人家夜不归宿,有去无回。这在中学一、二年级的游记写作中,学生最易犯的“有去无回”的错误,竟然发生在我们中四的课本里,实在令人遗憾。当然,在实际教学中,相信大多数华文老师都会本着自己的专业精神,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补充出课本删改的不足,但作为一课之本,实在不该出现这样的错误。

  缺乏具有文化含金量、意味隽永的好文章在课堂上讲读,仅仅把华文教学当成日常生活中能够彼此低层次沟通的华语训练,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将一个很好的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机会白白浪费掉了。我们常说教育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个“化”和“润”的过程是很重要的,对孩子简单直白的硬性说教,只有适得其反。


--------------

(1)文章提到 :“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学坏”, 你同意吗?为什么?

(2)一些学生在上道德教育课时,学习态度很不认真。请简略地说出你的看法。

(经删改 2006 ‘O’水准口试真题)

1 comment:

  1. 1) 我同意,因为书上能教导孩子正确得品德,也是会去教他们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行为。

    2)我觉的这是很可惜的,因为他们不只是浪费了老师的心思,也是浪费了自己去学正确品德的机会。

    俊辉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