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19, 2011

吴泽阳:请尊重学生的自主性

● 吴泽阳 (摘自zaobao.com.sg 12-1-11)
观点碰撞
  拜读了2011年1月6日王永炳《校园伦理是学生品格形成的必要条件》一文后(下称“王文”),笔者想通过一个在籍学生的出发点,来表达个人的一些看法。我目前就读于本地的一所初级学院,是“直通车”课程的学生,希望这一身份的说明,有助于避免广大读者对我的观点过度地概括性应用。
  王文认为,学校应加强培养以“尊师重道”为核心的校园伦理,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格。我并不赞同。自从小学开始,学校便教导我应该要学会尊重。可是,尊重的含义又是什么呢?按照王文的看法,应该就是要先学会尊重老师吧?可是,尊重的含义还是不清楚。就形式来看,我知道的方法有招手、点头、鞠躬、说“老师好”和心灵相通互相微笑等几种。既然“尊师重道”的表现形式已经成形,那么王文所提的“有些学生只对班主任毕恭毕敬,对其他科任老师却傲慢无礼”的问题就不应该出现。
  我认为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正在于我们的教育制度并没有告诉我们“尊重”的真正含义。尊重应该是基于人格平等这一核心基础的。然而,我们却被教导着要先去尊重老师的权威,再去尊重老师的人格。大部分时候,我们相信老师的人格,因而在表现尊重的时候,我们会无法避免地同时针对和涵盖老师的“人格”和“权威”这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尊重权威不等于尊重人格
  可是,出于种种原因,学生作为个人是不会去尊重某些老师的人格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又被“尊师重道”的所谓道德观要求去尊重这些老师。这时,学生在尊重的是老师的权威而不是老师的人格。久而久之,个人的经历告诉我,学生对不太熟的老师的分类法,基本上是“教过我课的”和“没教过我的”这两大类。
  假如我们真正理解尊重是指对人格的尊重而非对权威的“被迫尊重”,那么我们就会发现培养“尊师重道”其实会加深目前的问题,而非减轻它。“老师的身份”和“值得尊敬的人格”绝对不是一种必然重叠。“尊师重道”却是以老师的身份作为出发点的思想。所以,“尊师重道”并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思想,假如推广了也自然不会培养出学生好的品格。
  另外,王文也提出校园伦理能带来校园和谐,从而培养学生的品格。上一段我已提出了对“尊师重道”这一校园伦理的反对。在接下来的两段,我会着重探讨王文所提及的几个能带来校园和谐的方式。
  文章首先提到“让班主任跟班四年”这一建议。我认为这在执行上和在学生发展上都有问题。据我了解,本地中学目前在中三的时候,为了配合学生不同的科目选择和学习进度,而有进行分班这一做法。班主任四年跟班,首先在执行上好像就有问题了。
第二,我们不只要了解有多少老师愿意跟班四年,更重要的是校方应该了解有多少学生愿意跟着一个班主任四年。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有时人与人的相处好坏,并不是通过有没有资格来定夺的。即使某位老师很有资格做班主任,他/她的个性不一定是跟所有的学生都合得来。然后当我们再把这一问题放大到所有的中学教师之后,统计学告诉我们,一定会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不喜欢他/她的班主任的。
  假如我们认为好的老师(或是人品好同时又相处得好的老师)能为学生带来正面的影响,那么“不好”的老师(即人品不好或者是相处不好的老师)会不会给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呢?答案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四年不合的时间,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一定是很痛苦的,那么又怎么会对“校园和谐”和学生品格培养有好处呢?
体制化将适得其反
  文章提到的第二个建议,是通过让师生参加各种校际活动及假期活动以加强师生关系。基于王文的背景来自关于教育部加强中学品德教育的讨论,我推测第二个建议,实际上是建议校方将校际活动和假期活动体制化。我同样对体制化的想法不敢苟同。
  体制化的做法无非是一个数量上的保证。王文提到重建温馨的校园生活的一个方法,是让师生“在长假时组织起来,暂离电玩与手机,到海边郊游野餐或露营,去了解和体验生活”。暂且不谈大部分学生对电玩与手机的沉迷程度,是否真的都像媒体报道的案例那样严重,也暂且不谈校方对学生假期的生活安排有多大的决定权,更暂且不谈这种方式会不会真的是一种心灵之旅,或只不过是另外一项等待完成的学校活动,我相信当我们把人际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公共化、体制化之后,这种交流便没有了原有的意义了。
  我有许多的同学,也包括我个人,曾因为喜欢的事情被体制化了之后(比如定期的写私函,或是被迫参加自己不再有任何兴趣的课外活动/CCA)而不再喜欢那项活动,更别说是认可它的意义和宗旨了。这不光是中学生的经验,也可能是许多在参加各类活动的小学生、幼儿园小朋友、甚至是人数众多的没上幼儿园的小朋友现在及未来的经验。所以,用体制化的方法来加强师生关系并不理想。
  最后,我希望教育工作者可以认真地聆听,并尽量采纳来自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的观点。大部分的中学生的年龄是介于13到16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可能在成人看来热情过度、毫无章法、过于偏激等等。但是,请不要将这群人当作是毫无己见、可以什么想法都不经过他们的认可便得到通过的人。当然,他们更不应该是教育政策的棋子。他们应该得到充分的话语权,以便让他们发出真正出自内心的想法(有时不一定是老师爱听的那一套)。我觉得这才是中学品德教育,乃至中学教育本身,应该迈步的方向。
作者是一名中学生